编制招聘 立即领取备考真题资料(pdf可打印),及时获取招考信息。
发布时间:2021-01-18 10:39   责任编辑:xiatian
报名开始:2021-01-14       报名截止:见文内
一、中国科大简介
这是一所创新活力充沛的大学,
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这是一所学术文化浓厚的大学,
成果卓著,享誉海内外。
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科院创建于北京。学校始终以"科教报国、追求卓越"为初心使命,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民主办学、学术优先"的治学理念,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赢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师资队伍精干
国家级人才在科大固定教师队伍中占比高达36%。
学术质量精湛
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科研实力雄厚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通信线路"京沪干线",光量子计算机、铁基超导、智能语音等一大批世界级原创科技成果在中国科大诞生。
2019年度,在国家部委、媒体机构组织评选的四个"十大科技进展"权威榜单中,中国科大均有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成果入选,实现大满贯!
当前,中科院出台全新人才政策助力学校引才,中国科大全面步入发展黄金期,热忱期待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共创辉煌!
二、苏州高等研究院简介
这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文化的前沿城市--苏州,这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她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这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宜居新城—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这里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是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引领,以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际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为目标而建设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融合、运用国内国际优质资源,围绕若干新兴学科领域联合展开重大战略部署。校地双方将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丰富高研院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层次,致力于建立稳固、长远的合作机制,推动全面合作不断深化。未来,校地双方将投入力量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科研队伍,为把高研院打造为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奠定重要基础。
人才引进
为全面推进一流高研院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协商决定,校地双方将以最优、最好的政策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在全球引才,切实推动高研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我们热忱欢迎从事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管理与商科等学科的优秀人才积极应聘。期待与各位杰出人才一起,共谋发展,同创辉煌!
三、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申报条件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
▶原则上不超过55岁。
▶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或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人才。国外高校取得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可正常申报。
▶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已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
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中国科大在编教授岗位。
▶科研经费:总额可高达1600万元。入选后学校按需支持300-800万元,中科院原则上按照学校支持经费1:1的比例给予匹配支持。
▶生活补助:国家和省市提供生活补助约250万元。
▶薪酬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一事一议,苏州市地方政府对人才薪资给予配套。
▶住房待遇:根据学校规定,享受周转房、福利房待遇,同时可叠加享受苏州市地方政府给予的100万元安家购房补贴(在苏州购房)。
▶其他支持:帮助其本人和家属在苏州落户,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医疗保障:人才可享受优待医疗保健服务,在苏州工业园区指定区内医院为人才发放VIP医疗保健服务卡,凭卡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和VIP门急诊、住院、出诊、专家会诊等服务。
四、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
申报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有36个月及以上连续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引进后全职回国工作3年以上;已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
▶是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业绩特别突出或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国外高校毕业、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非华裔人员,出站一年内可申报(含港澳台)。
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中国科大在编特任教授岗位。
▶科研经费:总额可高达900万元。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科研经费,学校匹配经费比例可达1:2(按需支持)。
▶生活补助:国家和省市提供生活补助约200万元。
▶薪酬待遇:中国科大给予年薪不少于60万元(含五险一金),苏州市地方政府对人才薪资给予配套。
▶住房待遇:根据学校规定,享受周转房、福利房待遇,同时可叠加享受苏州市地方政府给予的100万元安家购房补贴(在苏州购房)。
▶其他支持:帮助其本人和家属在苏州落户,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医疗保障:人才可享受优待医疗保健服务,在苏州工业园区指定区内医院为人才发放VIP医疗保健服务卡,凭卡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和VIP门急诊、住院、出诊、专家会诊等服务。
▶参加会评未通过者,可聘为中科院人才计划B类特任研究员。
五、中科院人才计划(简称
申报条件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达到我校正高三级(含)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水平。
▶海外申请人:具有在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特别优秀或急需者,可放宽至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境内申请人:具有在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是国内相关领域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在编正高岗位。
▶科研经费:总额可高达1600万元。入选后学校按需支持300-800万元,中科院原则上按照学校支持经费1:1的比例给予匹配支持。
▶经费补助:中科院给予学校200万元经费补助,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统筹帮助解决入选者的安居问题和人员支出。
▶薪酬待遇:参照杰青标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苏州市地方政府对人才薪资给予配套。
▶住房待遇:根据学校规定,参照杰青标准享受周转房、福利房待遇,享受高研院周转房待遇。
▶其他支持:帮助其本人和家属在苏州落户,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医疗保障:人才可享受优待医疗保健服务,在苏州工业园区指定区内医院为人才发放VIP医疗保健服务卡,凭卡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和VIP门急诊、住院、出诊、专家会诊等服务。
六、中科院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简称
申报条件
▶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不超过40周岁(截至申报年度1月1日),达到我校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优秀学术技术骨干水平。
▶海外申请人: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连续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对战略高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急需、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特别优秀的,海外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
▶境内申请人: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担任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国内申请人应为中科院外单位人员或已履行不少于一个聘期合同的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
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特任研究员岗位。
▶科研经费:总额可高达800万元。择优前学校按需支持100万元;择优通过后,学校按需支持不超过300万元,中科院原则上按照学校支持经费1:1的比例给予匹配支持。
▶经费补助:择优通过后,中科院给予学校100万元经费补助,主要用于支持学校统筹帮助解决入选者的安居问题和人员支出。
▶薪酬待遇:择优前年薪不少于42万元(含五险一金及租房补贴);择优通过后,参照优青标准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待遇,苏州市地方政府对人才薪资给予配套。
▶住房待遇:根据学校规定,享受周转房待遇,享受高研院周转房待遇。
▶其他支持:帮助其本人和家属在苏州落户,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医疗保障:人才可享受优待医疗保健服务,在苏州工业园区指定区内医院为人才发放VIP医疗保健服务卡,凭卡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和VIP门急诊、住院、出诊、专家会诊等服务。
七、我们愿意为您提供
科研沃土
"纯粹"的学术环境:求真务实,学风朴实,学术扎实。
▶灵活的人事制度:申请人申请阶段依托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申请,由中国科大派驻苏州高等研究院双聘工作,叠加享受中国科大和苏州地方的人才待遇,享受中国科大或苏州高等研究院事业编制,参加中国科大人才职称评审。
▶宽裕的科研空间:苏州高等研究院规划校园总面积近800亩,总建筑面积接近30万平方米,近期将新建先进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数据智能学院等实验大楼,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
▶优秀的学生资源:高研院研究生均为中国科大研究生,大部分为来自985、211院校的推免保送生,综合素质优异。
▶浓郁的学术交叉氛围:高研院拟建设先进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数据智能学院等顶级科研平台,跨学科交流合作方便高效。
八、欢迎咨询我们
若您有意加盟我校,请把工作意向和个人简历发送至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人才招聘邮箱:suzhou@ustc.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学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申报的全方位服务。您也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综合办公室
咨询电话:
+86-512-87161105(汪炀)
+86-512-87161133(钟逸)
先进材料方向:熊宇杰(yjxiong@ustc.edu.cn)
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周荣斌(zrb1980@ustc.edu.cn)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
杨周旺(yangzw@ustc.edu.cn)、汪炀(angyan@ustc.edu.cn)
咨询邮箱:suzhou@ustc.edu.cn
传真:+86-512-87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