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招聘 立即领取备考真题资料(pdf可打印),及时获取招考信息。
发布时间:2021-03-04 19:06   责任编辑:yishashi
报名开始:2021-03-03       报名截止:见文内
一、招聘岗位
博士后(两年)
二、岗位设置
中心岗位设置根据研究对象分动物及人体认知行为研究两大类,应聘者至少须满足以下研究经历中的一项(子项):
(一)动物认知行为实验岗位要求
运用电生理记录研究神经活动编码;
需熟练掌握电生理(离体膜片钳或在体多通道)技术,具备数据分析等经验;
神经环路连接图谱研究;
需掌握实验动物脑部手术操作,熟练掌握双光子成像或光遗传技术;
认知行为心理研究;
需有动物模式行为训练经验,运用V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熟悉Matlab或C++编程语言者优先考虑;
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
需熟练掌握基础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基因鼠调控经验者优先考虑;
(二)人体认知行为实验岗位要求
认知神经影像学
具有基于被试(志愿者)开展神经影像学实验的经验,熟悉使用软件包用于采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转化神经影像学
具有脑部疾病相关的认知研究经验,熟悉针对队列研究的神经心理学评估,能够收集、分析神经影像和遗传数据。
大数据分析
具备大型神经影像数据集分析的经验,熟练应用机器学习方法。
三、招聘人数
6~8名
四、应聘条件
至少满足前述岗位设置一项
1.具有神经生物学、认知/临床神经科学、神经影像学、生物信息、数学、计算机或物理等相关领域背景者优先考虑;
2.在国内外研究机构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以及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博士学位5年以内;
3.近年至少在相关专业国际期刊发表1-2篇第一作者论文,具有较强英文读写与交流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年龄一般为35岁以下。
五、薪酬待遇
1.首次聘期2年,可续聘至4年,年薪25万,可申请复旦超级博士后至年薪30-35万,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至年薪35-40万,国家引进人才计划与博新计划至年薪40万以上。(所有待遇为税前年薪,含工资、社保、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具体等级根据应聘者条件评定)
2.推荐申报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项目,可获增量资助津贴10万元/年/人,资助期3年。
3.支持申请各种基金与博士后项目:包括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扬帆人才计划等各类国家派出项目以及学术交流项目;同时均可申请研究院内部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基金,支持力度10至20万。
4.提供我院国际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交流访问机会;提供良好的科研发展支持条件,参与研究院承担的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脑与类脑等多个重大项目。
5.出站时条件优秀者可优先推荐留复旦大学工作,出站后留复旦大学者可申请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6.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及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协助申请博士后公寓(可申请两室一厅);按照复旦大学相关政策,协助子女申请复旦大学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入学资格。
六、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请申请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研究工作经历发至:cnc_istbi@fudan.edu.cn,邮件主题栏内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编制招聘网”
七、导师基本信息
Trevor W.Robbins教授是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特聘教授,是英联邦勋章骑士爵位获得者、英国皇家科学院及英国医学科学院两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认知科学与实验心理学教授,还是行为与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心理系系主任,英国神经科学学会前主席。教授共发表论文800余篇,被ISI Web of Science评为神经科学领域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之一。Trevor W. Robbins曾荣获众多奖项,包括格雷特·伦德贝克欧洲大脑研究基金会(Grete Lundbeck EuropeanBrain Research Foundation)颁发的“欧洲大脑研究奖”(简称大脑奖),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获欧洲行为药理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伊普森基金会神经元可塑性奖,并被授予英联邦勋章骑士爵位。
个人主页:https://www.psychol.cam.ac.uk/people/twr2@cam.ac.uk
Barbara J. Sahakian教授是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特聘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及英国医学科学院两院院士,2017年Else Kroner-Fresenius-Stiftung奖的国际专家评审团成员。她是英国精神药理学协会和国际神经伦理学协会前任主席,目前就职于英国剑桥大学行为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旨在了解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的神经基础,以便开发更有效的药理和心理治疗。目前研究群体包括健康的志愿者和有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药物滥用、抑郁和躁狂的患者群体;使用技术包括精神药理学、神经心理学、神经成像(fMRI和PET)和遗传技术。
个人主页:http://www.csap.cam.ac.uk/network/barbara-sahakian/
Edmund Rolls,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心理学教授和导师。研究兴趣为计算神经科学,包括脑中真实的神经元网络的运作,涉及视觉、记忆、注意力和决策;视觉、味觉、嗅觉、摄食、食欲控制、记忆力和情绪的功能性神经成像;神经性情绪障碍;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大脑过程的潜在意识。这些研究包括对患者进行的调查,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大脑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状态,并对其疾病进行治疗。出版了13本关于神经科学的书籍以及超过590篇研究论文,Google学术引用超8万。
个人主页:https://istbi.fudan.edu.cn/info/1244/2220.htm
肖晓是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18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入复旦大学,2019年被评选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美国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DA项目等研究资助。综合使用认知心理学、分子基因工程改造、神经电生理和计算神经科学等多学科手段,对情感障碍和认知缺陷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为类脑智能计算及临床诊疗提供脑科学基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神经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Reports,Neuroscience Biobehavoral Reviews,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Neuroscience,Pain等多次发表研究论文。长期担任学术期刊J Biomed. Sci.、CPQ Medicine和J Psychiatric编委,多次担任Hippocampus,J Neuroscience等SCI期刊审稿专家,并组织美国Keystone Symposia:Synapse and Circuits会议(2017)及上海-剑桥研讨会(2019)。
个人主页:http://homepage.fudan.edu.cn/xxiao/
罗强,博士,副研究员,致力于发展多维度脑科学复杂数据整合分析新方法,及其在青少年脑发育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精神疾病领域顶级期刊JAMA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和脑影像数据分析与建模权威期刊Neuro Image、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等,受邀为JAMA Psychiatry撰写特约评论;研究成果得到新华网、科学网、Science Daily、Daily Mail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受邀担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高级访问讲师、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Frontiersin Psychiatry期刊Topic Editor,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期刊ReviewEditor,并于2018年入选剑桥大学克莱尔学堂客座研究员。
个人主页:http://homepage.fudan.edu.cn/qiangluo/
Deniz Vatansever是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2016年在剑桥大学认知与意识脑成像实验室获得临床神经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约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现代的认知、计算以及临床神经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探究脑网络与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课题是利用大量认知心理行为以及脑功能结构成像技术来研究人脑默认网络的功能,探究默认网络在大脑信息处理机制中的功能与作用。以第一作者在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 image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个人主页:https://istbi.fudan.edu.cn/info/1245/2235.htm
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018年,复旦大学依据张江校区脑与类脑国际创新中心筹建认知神经科学中心,它将更偏重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首个从解析认知过程的大脑神经机制到完成脑认知功能并进行计算仿真建模的科研基地,同时为复旦大学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科研人才。
认知神经科学中心将从分子、神经元到神经环路,在不同尺度下研究人类智能的编码模式,阐明认知活动的大脑机制。结合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计算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从感觉、知觉、注意、动机,到决策判断、学习记忆、情绪情感、思维意识等领域的研究,解析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大脑运作的基本机制。最终利用计算神经网络形态模型,拟合多模态大脑数据,仿真大脑的部分认知功能,并建立全脑尺度神经动力学行为特征与疾病的关系,结合心理分析和神经技术的手段对疾病进行挽救和干预,达到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转化。实现融合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
详见主页:https://istbi.fudan.edu.cn/pt/rzsjkxzx/jj.htm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定名为上海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学科格局,增强办学实力,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09年6月,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复旦大学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复旦大学有着一批传统的文、理、医优势学科,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各具特色。近年来,各个学科不断加强整合与交叉,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推动新兴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
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是复旦大学下属二级单位,成立于2015年3月,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脑科学、人工智能、类脑研究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机构。面向脑与类脑科技创新重大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复旦大学数学、计算机、信息、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以推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学科建设和引领性前沿科技研发及转化为目标,以数学、脑科学为关键交叉点,开展大脑认知机制解析、神经形态仿真、类脑智能算法、脑疾病智能诊疗、通用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究院在建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和张江国际脑库两个重大实验技术平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亚洲规模最大的高端科研型影像研究平台。现拥有国内第一个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联合建设的“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平台。同时拥有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中心、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类脑智能转化与合作中心、人机交互中心等中心。目前,研究院牵头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为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网络单位,正在承接国家和上海市脑与类脑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战略研究和任务组织,致力于建设成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国际一流的前沿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