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招聘 立即领取备考真题资料(pdf可打印),及时获取招考信息。
发布时间:2025-02-02 13:20   责任编辑:yishashi
报名开始:见文内       报名截止:见文内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知识服务与知识咨询机构,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国家科技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知识产权、科技政策与评价等领域,建设数据与知识科学智能计算平台,开展决策支持型情报技术与方法研究,为决策一线、科研一线、创新一线提供高水平战略情报决策咨询和知识服务,全力服务支撑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中心创新发展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各类人才,竭诚欢迎您的加盟!
一、 岗位名称及数量
1.智能知识挖掘技术研发 1岗
2.科学数据智能研究与应用 1岗
二、 引进条件
1.智能知识挖掘技术研发
①取得博士学位,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
②具有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科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
③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级的任职经历;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等有不少于3年(含)的相关岗位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特别优秀者,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
④承担或作为主研人员参与过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者优先。
2.科学数据智能研究与应用
①具有博士学位,有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内外知名IT公司、图情领域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
②具有计算机、数据科学、情报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经历;
③具有担任副高级职称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或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特别优秀者,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
④承担或作为主研人员参与过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者优先。
三、 岗位职责
1.智能知识挖掘技术研发
①利用智能技术提取科技文献中重大科技问题、方法、技术等要素,开展情报价值智能计算等算法研究,解决情报分析中的关键智能计算分析问题;
②能够带领团队进行智能情报感知平台研发,应用语义挖掘、大模型、AI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开发面向科技情报感知应用场景的工具和平台;
③带领科研团队,争取重大科研任务,开拓新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学术方向。
2.科学数据智能研究与应用
①重点围绕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知识挖掘关键技术、智能知识计算和服务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方法创新和服务领域开拓;
②牵头开展“数据+AI”驱动的新型文献情报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软件工具与系统平台研发;
③带领科研团队,争取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研任务,能够积极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取得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或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重大科技成果。
四、 聘后管理
纳入单位编制统一管理,与单位签订《人才引进协议》,按照协议考核管理。
五、 支持及待遇
1.科研经费:单位一次性提供优秀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2.人才项目:引进人才将纳入我单位人才培养计划,对符合国家、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等相关人才项目推荐要求的,由单位推荐申报。
3.薪酬:提供有竞争力的协议薪酬。
4.住房:提供三年免租人才周转住房一套(或引进后三年内提供房租补贴)。
5.职务职称:根据应聘岗位要求及考核情况聘任为副高级及以上学术职称;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可视实际情况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聘任相关学术管理职务。
6.入选相关人才项目者,提供的专项经费支持。
7.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小学入读问题。
六、 报名与材料提交:
应聘人员请访问中心官网(http://www.clas.ac.cn/)“通知公告”栏目下载并填写《应聘登记表》(WORD版),发送至renshi@clas.ac.cn,同时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相应的学历、学位证明。
2.外语等级证明。
3.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证明。
4.其他需要提供的业务能力证明材料。
应聘登记表和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请制作一个PDF文件)作为附件同时发送至renshi@clas.ac.cn。
注意:邮件主题和附件命名格式为“岗位类型-应聘岗位名称—姓名—最高学历学位—毕业学校”。
七、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群人事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89号
邮编:610299
电 话:028-85229464
联系人:韩老师、熊老师
电子邮件:renshi@clas.ac.cn
单位主页:http://www.clas.ac.cn
八、 报名截止日期
常年有效。